上海兴国宾馆图片 上海兴国宾馆价格

上海哪些酒店能代表老上海?很高兴能回答问题 。所列出的仅是现在是酒店用途的楼,其中不少楼在老上海时代并不是酒店 。1.和平饭店南楼(原汇中饭店)2.和平饭店北楼(原华懋饭店)3.瑞金宾馆(原马利斯别墅为基础)4.兴国宾馆(太古洋行老别墅为基础扩建)5.锦江饭店(原华懋公寓与格林文纳公寓等)6.西郊宾馆(其中老楼为四号楼淮阴路姚宅)7.浦江饭店(原礼查饭店)8.国际饭店(ParkHotel,不知道当时有没有其他中文名字)9.东亚宾馆(前身是先施公司)10.马勒别墅(这个名儿没变,本来就是马勒别墅)11.华尔道夫(原上海总会)12.花园饭店(原法国俱乐部) 。
上海兴国宾馆的前身和历史,请告知,谢谢?【上海兴国宾馆图片 上海兴国宾馆价格】兴国宾馆并不是一开始就作为宾馆用途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兴国宾馆之所以能有今时今日的独特地位其实是“受益于”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 。这场始于美国华尔街的经济危机使得当时作为远东金融中心的上海也无法独善其身 。
据历史资料,仅1934年,上海民族资本企业就倒闭425家,失业队伍日长夜大,但与此同时,经济危机的爆发也给一些有远见的资本家找到了低价购地的良机,而今天兴国宾馆的一号楼也恰是这一特殊时代的产物 。当时建造兴国一号楼的是英商太古洋行(Swire)的“大班”,其地位类似于今天的跨国公司驻华首席代表 。1866年12月,即清朝同治五年,英国人斯维尔(William Swire)和巴特费(R.S. Butterfield)在上海开办Butterfield Swire Co,中文名译作太古洋行 。太古洋行和当时的英国政府关系密切,其实质是中英鸦片战争後,受英国政府支持在华设立的一个对华贸易机构 。得益于鸦片战争後中英政府之间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口岸开放条约,太古洋行所属的太古轮船公司很快成为英国势力在旧中国最大的航运托拉斯,太古洋行为极速发展海运业务,又设立中国航业公司,本部设于伦敦,在上海、香港都设有分部,隶属太古洋行集团,擅长经营中国沿海、长江以及中国在海外的航线 。
当年太古旗下船只总数及吨位均占外国轮船公司在华首位,当时和太古在中国能够抗衡的贸易和货运公司唯独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一家,新中国成立後,太古和怡和两家大行都将总部迁往香港,太古之後在香港除发展航运主业外,还适时加大房地产开发,跻身香港主流地产商之列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太古在中国的业务日趋多元化,也使得公司能够堤外损失堤内补,即便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集团财力依然雄厚,这才使得一直对上海房地产市场雄心勃勃的太古经理们下决心在市中心大兴土木,在上海建立一个奢华总部大楼,也就是今天兴国宾馆的一号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