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征有哪些危害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怎么调理

更年期,在医学上称之为围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绝经前后这段时期因雌激素波动或减少所导致的一系列身体及精神心理症状,根本原因是卵巢功能衰退 。
10月18日为“世界更年期关怀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2010年有1.6亿绝经妇女,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为2.8亿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更年期女性饱受多年更年期不适症状的折磨却没有就医 。

更年期综合征有哪些危害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怎么调理

文章插图
更年期到底需不需要治,能不能治,不治会怎么样?听听专家怎么说 。
不爽的更年期月经紊乱
“大姨妈”想来就来,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可能这个月初一来,下个月十五来,甚至一个月来两回 。也可能这个月悄悄的来几滴,下个月汹涌澎湃的来好多天……总之,任性 。
身心不爽
阵发性燥热,面部潮红,还大汗淋漓,比谁都怕热,湿透衣服……还经常觉得关节疼痛,皮肤痒,像是有蚂蚁在爬 。疲乏失忆、多疑易怒、抑郁偏执、失眠多梦、心慌胸闷……总之,吃嘛嘛不香,咋睡睡不着,看谁都不爽 。
更年期需要治更年期的本质是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因而导致远期健康问题频发 。
泌尿生殖道萎缩
反复发生泌尿系感染、老年性阴道炎,性生活不适甚至困难,影响家庭和谐 。
骨量下降甚至骨质疏松
据统计,约35%的绝经妇女患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50岁以上的女性,其中有40%今后会发生髋骨、脊椎、腕骨骨折 。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女性绝经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后明显高于男性;绝经期妇女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约为男性的1.5~3倍,且是进展型老年性痴呆的高发人群 。
“早更”更可怕
中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50岁,但年纪轻轻(<40岁),如果出现月经不规律,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闭经,还有上述的更年期症状,建议到医院做性激素六项和卵巢储备功能AMH的检查,了解有没有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甚至卵巢早衰;为二胎计划或结婚生娃提前做好评估规划 。
更年期能治更年期虽然是女性衰老过程中的必然生理现象,但是并非只能扛过去,这一时期是卵巢功能衰退患者预防老年退化性疾病、改善更年期症状的关键治疗时期,科学、合理、专业的治疗将有助于提高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并有效预防远期疾患 。
激素补充治疗最有效
更年期不适及远期危害的本质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是“祸首” 。因此,激素补充治疗是根本!
激素治疗并非人人合适
更年期激素治疗适合潮热、盗汗等血管舒缩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骨量下降甚至骨质疏松等女性 。对近期有活动性血栓、乳腺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严重肝功能不良等有治疗禁忌症的更年期女性则不适宜激素治疗 。
激素治疗要趁早
绝经10年内或60岁以前开始激素治疗,将获益更多,相对更安全 。
激素治疗需专业医生指导
激素治疗应该在更年期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定期主动复诊 。坚持治疗,坚持每年体检,由专业医师评估用药的获益与风险 。
网传的食疗补充雌激素不靠谱食补解决不了更年期雌激素缺乏
豆浆等豆制品里含有的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如谷物中的木酚素、黄豆芽中的香豆素等 。
“植物雌激素”和更年期女性缺乏的雌激素,不是一个物质 。植物雌激素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更年期症状 。但通过饮食摄入的植物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其效果基本可以忽略 。过量摄入豆制品等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不适 。
饮食应适量限制热量
目前国际研究及同济卵巢衰老研究团队证实:适当的热量限制有利于提高寿限和保持卵巢功能 。因此,更年期女性应结合自身饮食习惯,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更重要 。
建议全谷物纤维、足量蔬菜和水果、每周2次鱼类食品、控糖(≤50克/天)、少油(25-30克/天)、限盐(≤6克/天)、限酒(酒精量≤15克/天)、戒烟、足量饮水(1500-1700毫升/天) 。
健康生活很靠谱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整体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于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健康,以及降低乳腺肿瘤发病风险等均具有较大的益处 。
积极面对,调整心态
更年期是女性人生的一个阶段,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增加社交脑力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和更年期专科医生的帮助,配合专业的治疗 。
规律运动、养成习惯
参加任何体育活动都比久坐要好 。规律运动可以降低总的死亡率和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经常参加运动者的身体代谢情况、平衡能力、肌肉力量、认知程度以及生命质量更好,并且其心脏不良事件、卒中、骨折以及乳腺癌的发生率可显著降低;在锻炼中应尽量避免肌肉、关节、骨骼系统损伤;锻炼的最佳方式建议,每日规律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另加2-3次抗阻运动,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 。
健康体检、每年一次
【更年期综合征有哪些危害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怎么调理】绝经对心血管、骨骼、认知会产生持续不良影响,绝经女性需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坚持每年健康体检 。

    推荐阅读